摩登7平台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触杀型除草剂与油类助剂防除杂草机理及效果
> 新型聚芴材料螺芴氧杂蒽的X型多层LB膜制备方法
> 轴对称悬滴法表面张力实验系统研制及二甲基亚砜/甲醇混合物表面张力实验研究
> 钌催化剂合成丁炔二醇醚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反应条件及表面张力测定(一)
> 各种测量ILs汽化焓对比:表面张力法、热重法、简单相加法、 基团贡献法……(二)
> 活性低聚表面活性剂促进水滴在疏水表面的铺展
> 静电悬浮液态金属高阶振荡频率转变和表面张力探测装置
> 化学驱:油藏防窜剂用量和浓度多少为好?
> 低界面张力纳米流体提高低渗透油藏压裂渗吸速率和采收率(一)
> 粘度、稠度和表面张力的共同点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推荐新闻Info
-
> 影响狭缝间氢键流体气液平衡界面张力的因素有哪些(三)
> 影响狭缝间氢键流体气液平衡界面张力的因素有哪些(二)
> 影响狭缝间氢键流体气液平衡界面张力的因素有哪些(一)
> GA、WPI和T80复合乳液体系的脂肪消化动力学曲线、界面张力变化(四)
> GA、WPI和T80复合乳液体系的脂肪消化动力学曲线、界面张力变化(三)
> GA、WPI和T80复合乳液体系的脂肪消化动力学曲线、界面张力变化(二)
> GA、WPI和T80复合乳液体系的脂肪消化动力学曲线、界面张力变化(一)
> 表面张力实验、接触角实验分析抑尘试剂对煤的润湿结果
> 摩登7表面张力仪研究烧结矿聚结行为
> 基于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测试评估商用UV油墨对不同承印纸张的表面浸润性差异(三)
硝磺草酮悬浮剂制剂不同稀释倍数的动态表面张力测定结果
来源:世界农药 浏览 800 次 发布时间:2024-05-06
通过检测不同制剂配方的药液动态表面张力,以达到药液有效快速附着、润湿叶片的目的,来提升药效。通过分析30 ms到1000 ms内,稀释药液在表面吸附期的动态表面张力迅速变化,来初步判断药液与杂草叶面的接触和润湿情况。最终结合室内药效数据,来研究药液动态表面张力与药效关系。
实验方法
测定原理及方法:动态表面张力大小由表面活性剂分子迁移和扩散到新表面的速率和表面吸附量大小所决定。此次采用摩登7表面张力仪测定480 g/L硝磺草酮悬浮剂制剂不同稀释倍数的动态表面张力。480 g/L硝磺草酮悬浮剂A、B、C、D、E 5个制剂,分别稀释至600倍、1200倍和4800倍,即按照室内药剂的施用剂量为300、150、37.5 g a.i./hm2时,测定其从20 ms到1000 ms的表面张力变化情况,将测定结果进行图形拟合及数据分析,截取药液起始30 ms及最终1 000 ms的动态表面张力数据,如表1及图1~图3所示。
表1不同稀释倍数药液DST变化值
图1.稀释600倍药液DST变化趋势
图2.稀释1200倍药液DST变化趋势
图3.稀释4800倍药液DST变化趋势
结果与讨论
在苘麻和稗草茎叶喷雾处理,观察并记录供试靶标对药剂的反应情况,处理后目测调查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硝磺草酮作为玉米田重要的茎叶处理剂,它通过抑制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用于芽前和苗后,可有效防治主要的阔叶杂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其中苘麻是较有代表性阔叶杂草,而稗草是有代表性的禾本科杂草。
通过对5批次40%硝磺草酮悬浮剂之间的活性试验比较,评价5个样品对苘麻和稗草的室内除草活性,具体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见表2。
结论
对于除草剂而言,药液表面张力低于植物叶面润湿临界值大概25 mN/m,药液就可以由气孔直接渗入表皮。对于稀释600倍条件下,D配方的动态表面力为23.14 mN/m,已经低于杂草叶面的临界值,那么药液势必更有效地渗透,药效会更高,尤其对于叶片厚,蜡质层稍厚的阔叶杂草会更加明显。对于稀释600倍条件下,E配方的动态表面张力为31.28 mN/m,略高于叶面的临界值,可能对于阔叶杂草的防效会有所下降。把药液表面张力与靶标表面张力关联,可以初步看出,药液表面张力越接近杂草叶面临界表面张力值,药液防效会越优秀,当偏离程度大时,除草活性会受到明显影响。
通过对480 g/L硝磺草酮悬浮体系制剂的研究,进而测定5个不同制剂配方的3种稀释浓度液的动态表面张力,研究防治效果与动态表面张力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对禾本科还是阔叶杂草,悬浮体系药液的动态表面张力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与其药效正相关。